775萬港幣?
(第一代2003 DUCATI MotoGP戰車求售)
日本MotoGP車隊不會出售戰車,然而歐洲車隊偶然會把舊戰車賣給相熟的收藏家;一旦這些收藏家財困或各種原因,就會把戰車出售套現。2016年,就有收藏家出售第一代2003 DUCATI MotoGP戰車GP3,是卡庇羅絲(Loris CAPIROSSI) 駕駛過的其中一部戰車,索價€40,000-60,000歐元。
最近,又有人將第一代DUCATI MotoGP戰車GP3出售,戰車是拜尼斯(Troy Bayliss)其中一部戰車,屬於2003年尾期戰車。雖然賣家在ebay標價$999,999美金(約港幣775萬),但實際上是假售價,有心人要直接跟賣家Deal。
簡單講下戰車背景;2002年,2衝戰車沒落,取而代之是4衝戰車,而歷史悠久的GP500都改名為MotoGP。賽事改制後,吸引製造4衝V2(又稱L2引擎)聞名的DUCATI參賽,而DUCAT就利用V2引擎的知識,開發全新GP3戰車,配置V4引擎,對抗HONDA V5引擎、YAMAHA直四引擎、KAWASAKI直四引擎及APRILIA直三引擎。兩位廠手就是之前提及的卡庇羅絲及拜尼斯,前者奪得2003年全年第四名,以及奪得巴塞站冠軍,成為DUCATI MotoGP首個分站冠軍,後者奪得全年第六名。
有別於其它使用鋁合金雙翼樑車架的MotoGP戰車,第一代DUCATI GP3使用鋼管車架,(2009年轉用碳纖車架,2012年轉用鋁合金雙翼樑車架),引擎同樣使用歷史悠久的Desmodromic搖臂式氣門(當年除了APRILIA使用氣壓式氣門之外,其他車隊使用傳統彈簧氣門,及後才改用榨出更高轉數的氣壓式氣門),而Desmodromic搖臂式氣門的優點可榨出更高轉數,讓V4引擎達到16,000rpm,因此戰車的極速成為眾戰車之首。
此外,早期GP3使用半電子威力油門,用感應器偵測油門角度,而IMU、循跡系統、防起頭等等的電子功能欠奉,油門控制全靠車手操控,因此戰車十分原始(以今天角度來看)。DUCATI在首年獲得數據後,2004年使用全面改革的GP4戰車參賽。
Ducati V4 Granturismo引擎-超長攝嘩佬時間,改用彈簧氣門
http://moto-one.com.hk/Products.php?id=8313
2017 Aprilia RSV4 FW-GP-250匹Motogp氣壓氣門引擎戰馬
http://moto-one.com.hk/Products.php?id=4772
三屆WSBK世界冠軍-拜尼斯(Troy Bayliss)出席盛會
http://moto-one.com.hk/Products.php?id=5209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moto1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1 APRILIA RSV4 Factory & TUONO Factory 首現 - 新舊款相片對照 http://moto-one.com.hk/Products.php?id=8478 要數近期最熱門的跑車,非採用直二引擎的APRILIA RS660莫屬,據講香港的訂車反應都好熱烈,至於...
「rsv4 氣門」的推薦目錄:
- 關於rsv4 氣門 在 moto-one.com.h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rsv4 氣門 在 重車日誌-教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rsv4 氣門 在 重車日誌-教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rsv4 氣門 在 moto1h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rsv4 氣門 在 moto1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rsv4 氣門 在 moto1h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rsv4 氣門 在 [問題] 排氣管前段的疑問v4買不到現成的前段- 看板SuperBike 的評價
- 關於rsv4 氣門 在 Aprilia RSV4科普平反文 - 機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rsv4 氣門 在 DK MOTO - 賀 小江哥終於有車騎啦~先來來看看他的病歷吧... 的評價
- 關於rsv4 氣門 在 2014 Aprilia RSV4 Factory跟2015 BMW S1000RR抉擇 的評價
- 關於rsv4 氣門 在 rsv4通病的推薦與評價,DCARD、PTT 的評價
- 關於rsv4 氣門 在 rsv4通病的推薦與評價,DCARD、PTT 的評價
- 關於rsv4 氣門 在 [試騎] Aprilia RSV4 RF | EN Subtitle - YouTube 的評價
rsv4 氣門 在 重車日誌-教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義大利車到底有什麼好的?
MV Agusta到底有什麼好的?
車這麼多毛病難道真的只是買來自虐嗎?
但為什麼會有很多人說騎過義大利車就回不去日本車了?
-
嚴格說起來,相較於日本車的平順,義大利車騎起來的感覺就是會讓你覺得這台車是"有個性的",是"會和你互動的"。這邊說的互動不是單純轉油門煞車這樣,比較白話一點的說法就是『路感會非常的強烈』。
-
日系性能車大部份都是採用保守的直四引擎,動力平順穩定,該暴力的時候暴力該柔和的時候柔和,操控上四平八穩,你只要做好基本動作路線選對,她就能讓你騎的超級快。
-
而義大利一線主流性能車卻大多是採用了V缸,不管是DUCATI過去引以為傲的L2(V2),或是在賽道上大殺四方的Aprilia RSV4的V4引擎,除了製造成本較高之外,V缸引擎的精密度比起直列氣缸引擎要來的複雜許多,但它帶來的低重心與超敏感的操控性卻是直列氣缸引擎所無法比擬的。
-
不過也因為這種超級敏感的特性讓許多騎習慣日系車的人接觸時會騎的很痛苦,可是如果口味重一點或是對車輛掌握度高一點的人,騎過之後就真的會愛上這種操控快感,慢慢就會變成所謂的『回不去日本車那種穩定順暢的風格』。
-
-
但一定會有人好奇,把V缸吹的這麼神,但為何MV Agusta還是用直列引擎?
-
對的,MV Agusta的主戰車種都是採用直列三缸的配置,而最高階版本的車種則是使用了直列四缸引擎,但不同於一般直列引擎,MV Agusta的三缸引擎使用的都是與MOTO GP廠車一樣的反向曲軸,而近代的高性能四缸引擎也同樣用上了反向曲軸的設置。
-
真的要說的話,反向曲軸的配置就等同於是提供了騎士『直列引擎穩定路感』的同時又能擁有極佳的靈活性,這也是MV Agusta的車迷人的地方,它可以讓很多騎習慣日系車穩定路感的騎士很容易的上手,同時又能提供騎士更靈活的操控樂趣。
-
而且MV Agusta的車最特別的就是,他們設計出來的仿賽車,基本上就真的是以接近賽車的方式在設計,從90年代末期開始就搭載了賽車才會出現的模組化變速箱,車上的一切幾乎都是以操控、性能為前提下進行設計。
-
不過也因為這樣所以用市售車的角度來看,真的會看到很多違反常理或讓人匪夷所思的設計(例如啟動盤、油箱位置等等)。
-
-
不過講了這麼多,讓很多人會怕的『妥善率』呢?
嚴格說起來近幾年的義大利車品質是真的比以前好很多了,不過我是真心覺得義大利車如果有推出全新車款或引擎的車,新手想入門的話最好還是先等一段時間看看,因為以過去的經驗第一批都會有一些很奇妙的問題XD
-
例如早期RSV4剛出來時的散熱與水道設計,不誇張真的是團跑一趟會有幾台回不了家…或是MV這顆3缸675引擎初期會有的氣門強度不夠的問題,還是引擎map沒寫好所以容易壞啟動盤等等…
-
不過隨著時間久了很多狀況都被改善掉,像現在的Aprilia就超穩,而新的MV也鮮少聽到奇怪的毛病(除了啟動盤)。
-
至於能不能洗車這件事,講白的就是運氣問題啦~運氣不好的碰上就掰了,運氣好的隨便沖也沒事,就我個人的觀點來看我是不想賭那個機率的人,所以能不洗就不洗,不過對於某些人來說這種東西如果是從車行老闆講就是合理,從我口中說出來就是網紅在亂講話欠幹,所以我也只能呵呵嘍~至於下完雨融電盤接頭這件事講白的就是運氣真的不好,接頭換上防水的就沒啥事了。
-
-
但有看到很多人說MV Agusta真的很爛,甚至還有人說是義大利的哈特佛?會這樣說的是在哈嘍?哈特佛會為了車子的性能或操控開發或設計什麼東西嗎?講這個出來會不會覺得有點沒常識?
-
其實以前真的聽過很多人說MV Agusta的毛病很多,但我對MV Agusta的車就是很感興趣,因此才決定自己跳下去當一下車主來研究一下這車是不是真的『那麼爛』,畢竟如果只是以一個旁邊看熱鬧的鄉民心態來看,一切的東西都只是『聽說、好像』而非真實經驗。
-
以養一台2013年的2手F3 800一年的經驗看下來,其實大部份的時間都是在把一些前車主沒注意到的車況修正回來,真正碰到的毛病大概就只有最近這個啟動盤的問題吧~
-
近期會好好的整理一下這台車回來到現在碰到的狀況還有我研究之後發現的一些小東西,之後再和大家好好分享嘍
rsv4 氣門 在 重車日誌-教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近很多車友和教士詢問說車子到底要不要"大保養"的問題,教士只能笑笑的說: #車不是紙糊的
-
分享個簡單的影片,分別是「做過全車精緻大保養」的03年CBR600RR與教士之前那台「只有換機油空濾」的06年黑鳥的油門反應比較。
-
那台600RR行駛里程32800公里,花了好幾萬元去做什麼全車大保養,四缸平衡,拆洗節流閥噴油嘴什麼清潔保養通通都來;而教士的黑鳥在拍攝時里程大約53000公里,除了換機油、濾芯空濾鏈條等秏材外,其他什麼大保養都沒做過。
-
那我們看到的結果是什麼?600RR的油門反應明顯慢了半拍,怠速運轉也沒有高里程的老黑鳥要來的穩,為什麼會這樣?這時就只能回到一句台灣車界讓人有點心寒的一點,那就是
#車不是被騎壞都是被修壞的
-
只能和大家說,不是你肯花錢在車上就等於愛車,因為你如果完全不想懂車只覺得錢掏出來就能解決一切的話,對不起你就很可能會落入不肖車行所設的陷阱當中。
-
重車不是紙糊的,有很多引擎周邊的核心元件諸如節氣門、進氣岐管那些東西能不拆就不拆,因為正常也沒必要拆,你說車會積碳、節氣門會髒掉影響點火效率,但教士要說,只要你都是正常騎車偶爾拉拉轉,而不是那種喜歡在市區低速塞車,市區堅持遵守那可笑的「重車形象」乖乖排隊把水溫飆的亂七八糟的人,也許你那些東西不做,車子的HP會1滴1滴的扣,可能騎個10萬公里才會有一點怠速不穩的感覺。
-
但如果你給了兩光的店家做了,很抱歉,你的HP可能是一次被重重的扣了2~30%,甚至永遠回不到正常的車況去。這是為什麼?
#先說我不是一竿子打翻全部的車行的船
#因為也是會有良心店家的
-
簡單的說,重車因為是多缸引擎,本身就是會比單缸檔車或小綿羊要來的複雜許多。但台灣很多車行在保養車的方式都還是土法練鋼,靠著「經驗」來修車。但現代的車充滿了許多複雜的電路與感應器,如果修車的人的經驗錯了,很抱歉,你的車就掰了。
-
教士舉個簡單的例子,黑鳥如果要做四缸平衡,第3缸是不能調整的因為它是基準缸,其它124缸的平衡就是要以第3缸的數值為基準。
#但如果是給依經驗行事的車行大概就是把四個缸通通調成一樣就叫四缸平衡了
而有些車例如APRILIA的RSV4的四缸平衡甚至必須要插電腦才能調整,而電腦調整好的平衡如果用傳統儀器看會覺得根本沒有準。或是有些車的原廠手冊會說要調整平衡必須將哪些感應器給拔除,有著非常多的眉角,但我相信很多台灣的車行是不會去看這些東西的…因為就是覺得經驗能勝過一切。當然下場就是很多人不保還好,一保就出事…
-
除了四缸平衡之外,最常見到的清積碳或洗節氣門的節流閥(蝴蝶片),很多車行會用很強的藥劑把節流閥給洗過一次,然後還要記得把被洗的亮晶晶的節流閥PO上網說這就是辛苦的證據,車主回家車一定騎的很爽…結果呢?他們甚至不知道節流閥上面會有一層鐵氟龍鍍層,用久了自然就是會灰灰黑黑的,他們就會把這個鍍層當成積碳給刮掉,然後會有什麼結果呢?
-
這個鍍層主要就是在冷車時增加節流閥厚度,控制空氣進入的量避免過多的空氣影響啟動時的空燃比。當這個鍍層被刮除了,第一個會出現的反應就是你的冷車會超級難發車,因為少了那層鍍層你要發動時引擎就會吸到超過預期量的空氣造成空燃比異常,必須反覆重新發好幾次才有可能把車發起來,而且怠速會有點不穩。但這個現象又會隨著車熱起來,節流閥熱膨脹的物理反應而消失,所以使得很多新手不知該如何抓毛病,因為不知要和老闆怎麼形容車的狀況,騎到車行時車也熱了根本找不到病在哪。
-
而通常被這樣搞過的車,你的節流閥就是沒救了,只能一直面對這個狀況下去。
-
-
看到這邊,大家還會覺得所謂的「精緻大保養」是必要的嗎?
教士自己或身邊朋友就有無盡血淋淋的案例,例如以前的M900去換正時皮帶換到整顆引擎換掉、VFR800去大保養後冷車永遠發不起來,或是身邊朋友的2017年5代10R,里程剛破萬就被車行洗腦要去做大保養,教士和朋友一直勸他千萬不做但他還是去了。換來的就是永遠無法搞定的怠速劇烈跳動,停個紅燈聽起來像是在拉轉挑釁一樣…
-
-
也許這樣說會得罪到很多車行,但為什麼會想要幫人做大保養?因為這樣才有錢賺啊!!!
有人也許會說有些原廠手冊也會建議每一萬公里調整一次節流閥平衡,不過也有聽聞這種「建議」實際上是車廠在規避一些糾紛所設出來的。
-
當然,如果幫你處理車的車行就是按表操課,一切按照車廠的SOP進行保養、維修,你要把車給他拆當然可以。不過以教士的經驗,車子能不拆,就別拆吧!
所謂的大保養其實也就是增加一些長里程數後需要更換的秏材,例如空濾、火星塞或鏈條之類的東西。如果你真的想要動到引擎周邊的核心部件,建議可以等到真的不幸發生缸頭漏油之類必須拆除周邊才能施工的狀況再去執行。
-
坊間做工細膩且技術純熟的店家絕對也不在少數,所以教士也不會說什麼大家都不要信任台灣的車行,只是慎選自己身邊的店家才是保護好自己與荷包最好的辦法。
-
我相信有良心的車行是不會隨便洗腦客人在低里程數(2萬以內)就要求要做什麼須要拆除引擎周邊的大保養。當然,也許說出這樣話的車行本身也是技術十分優秀的店家,給他們拆車也不會有什麼太多的問題,問題是你自己要懂得評估是否該去做這些保養?
-
之前在忍4群組就看到很多新手騎士在問他們的車里程要破萬了,是不是該聽車行說的,要做平衡、清積碳和洗節流閥噴油嘴這些東西,教士總是會問他們:請問你覺得你的雙缸400cc新車一萬公里,會比我的13年老車的5萬5千公里要來的髒嗎?
如果車真的要做那些大保養才能維持正常車況,那為什麼路上那些可能連機油都不太常換的婆婆媽媽的買菜車都還活的好好的?是吧?
-
總之,分享給各位車友
記住
#不是肯花錢就是愛車的舉動
-
那有人會問,車行如果不靠大保養要怎麼賺錢?
#那就瘋狂的去騎摩托車來換秏材讓車行換來賺錢啊
#不常騎車的就瘋狂的改車給車行賺啊
#把大保養的錢拿去大改車不也很好嗎
rsv4 氣門 在 moto1h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 APRILIA RSV4 Factory & TUONO Factory 首現 - 新舊款相片對照
http://moto-one.com.hk/Products.php?id=8478
要數近期最熱門的跑車,非採用直二引擎的APRILIA RS660莫屬,據講香港的訂車反應都好熱烈,至於APRILIA的旗艦超電RSV4 FACTORY都有大動作,廠方除了將V4引擎升級至歐五排放標準之外,並且增加排氣量,以及重新設計外型,並且更換更輕量化的尾搖臂及採用更精準的電子科技等等,而她的NK版-TUONO V4同樣獲得升級。然而廠方僅發佈每部車的一張側面照片,車迷要耐心待候廠方發佈的資料。
APRILIA投身4衝超電行列只有23年歷史,話長唔長,話短唔短,第一部作品是1998年推出的RSV1000 Mille,採用998cc 60度V2引擎。輾轉間,APRILIA在2009年推出全新RSV4標準版及FACTORY頂級版,配置騎士們夢寐以求的V4引擎。由於APRILIA製造車架的技術份外出色,在GP戰車上更表露無遺,因此全新RSV4得益於APRILIA的車架技術,無論是車身體積及操控性能,在當年的SUPERBIKE可以說定下新標準。再者V4引擎輸出強勁但線性的馬力,使好多玩過RSV4的騎士讚不絕口。2011年,廠方開始推出擁有APRC的RSV4,而APRC是Aprilia Performance Ride Control System簡稱,即是包括循跡系統、防升頭、彈射起步、賽道ABS等等的電子系統。
遠的不說,廠方最近一次升級RSV4是2019年推出的APRILIA RSV4 1100 FACTORY,V4引擎由原來996.6cc提升至1,078cc,馬力輸出高達217hp。車子更披上全碳纖大包圍及擁有一對MotoGP式定風翼。如前所講,由於歐洲在2021年實施歐5排放標準,所以APRILIA必須將RS4的V4引擎提升至歐5標準,然而廠方為免引擎受到更嚴格排放標準影響馬力輸出,所以新款2021 RSV4 FACTORY的排氣量由舊款1,078cc增加至1,099cc,217hp馬力維持不變。
雖然新引擎細節未明,但結合新款排氣系統下,廠方表示新款RSV4在扭力方面有更好表現。至於最多人關心就是新設計的外觀,只可惜照片數量欠奉,所以未能全面欣賞,而唯一的照片顯示的配色與RS660其中一款配色相同,驟眼看還以為是RS660,但可以肯定新車採用內置式定風翼,概念與RS660相同,在高速行駛可製造下壓力同時,也能夠將引擎熱力送走。而油缸及座位同樣重新設計,廠方表示乘座感比舊款舒適。值得注意,RSV4的座高非常高,且看新車會否稍稍降低座高。
車架方面,照片顯示主車架與舊款相同,尾搖樞軸提供高低位置調校,而尾搖臂則是全新產品,廠方表示比舊款搖臂更輕,其外型與APRILIA MotoGP廠車相似。
此外,廠方同時升級APRC電子輔助駕駛系統,新車採用新款ECU行車電腦及新款 6軸IMU(慣性測量系統),並且採用根據轉向改變照射角度的車頭大燈,新款液晶儀錶比舊款屏幕更大。一如過去,頂級FACTORY版配置Ohlins Smart EC 2.0電子避震、段造輪框及頂級Brembo Stylema煞車卡鉗,標準版則使用傳統油壓避震。
至於NK版-TUONO V4則沿用1,077cc的V4引擎,沒有像RSV4升級至1,099cc,油缸、座墊及尾搖臂與新款RSV4看齊,內置式定風翼也是重新設計。
#APRILIA #RSV4 #TUONO
rsv4 氣門 在 moto1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今次去意大利Mugello賽車場,主要出席APRILIA ALL STAR派對及APRILIA RSV4 1100 FACTORY發布會,沒想過試車,所以沒有帶備皮衣、皮靴、手套及頭盔。
沒打算試的原因是車輛高達217匹馬力,來意大利之前從未開過1000cc的跑車,還要在MotoGP分站直路車速最高的賽道駕駛,這部車直路可超過時速300km/h,所以沒有信心。還有10年前在珠海賽車場第一次開600就炒車,往後沒有在大賽車場開過車,到現在只在街道上開過幾次600,還有最近才參加使用300cc入門大包圍,在小型賽車場(卡丁車)操練的培訓班,可以說自己沒有開大排車的經驗。
但是同行的Kin說難得來到著名賽車場,別浪費機會,恰巧APRILIA提供全套裝備,所以決定試車。另外,很多豐富經驗的騎士說現在的跑車比以前容易駕駛,自己確實想體驗一下,經過這次測試後,某程度上認同這說法,但在我的角度來說絕對不能說容易駕駛,但是沒想到很快適應。
以前的大馬力跑車難開,是因為又大又重,馬力輸出太狂野,油門很難控制。可是現在的高性能跑車又小又輕,還有配備先進的電子科技,在神不知鬼不覺下輔助騎士控制車輛,還有油門控制寬容度比以前大,讓我自己覺得不是第一次駕駛超跑,可是要開得很好,確實要求更高層次的駕駛技術,正所謂易學難精。
回顧過去20年電單車的發展,電子科技進步神速,如果10年前我駕駛的600擁有循跡系統,很大機會不用炒車。因為現在的超跑推出前,已裝有大量數據,車上的感應器把騎士動作及車子的傾則角度化成數據,萬一數據超出安全範圍,電腦立即減少供油,及早化解炒車危機,可以說補救騎士犯錯及駕駛技術不足,讓騎士更安全,。
先不說最先進的MotoGP戰車,就算高性能市販跑車,已經做到車子仍在傾則,騎士大油門出彎,輪胎都不輕易打滑導致炒車,還有馬力模式能夠壓住馬力輸出,讓新手更容易者適應。其實跟電腦賽車遊戲一樣,在電子系統輔助下,玩家大力按住控制器的油門出彎,可以調校至輪胎輕微打滑,甚至沒有打滑地出彎,可是在現實世界沒有這個膽量。
雖然電子科技很重要,但車輛的設計及各項設定才是最重要,因為它等同穩固地基,否則再多電子科技,都無法彌補硬件上的不足。因為試駕RSV4 1100 FACTORY後兩星期,編者去西班牙JEREZ賽車場,出席輪胎發佈會,有機會試駕不同款式的超跑,在可以比較情況下,發覺RSV4 1100 FACTORY的加速力及轉向靈活性能非常出色。
說回電子科技如何使編者迅速地適應RSV4 1100的大馬力,先說她的座姿,騎上車輛後雙腳像芭蕾舞(編者5呎6吋高),座姿十分俯伏,但車子很小,這是採用V4引擎的好處。
由於我從未駕駛過1000cc跑車,從維修區駛出賽道後立即加速,到現在仍然清楚記得那一刻,她的低扭非常勁強,很爽,雖然力量不斷地湧出來,但來得很順暢,油門控制沒想像中困難,可是最意外是駛過T1、T2及T3三個彎道以後,不知不覺在T4很自然地磨包。可能聽起黎有點誇張,雖然她的操控感未致於編者操練的300cc入門大包圍靈活及輕,但沒想過一部1100cc跑車的壓彎感那麼輕,壓下去可以那麼輕鬆,過彎穩定性能更出色。雖然這樣比較不太合適,主要是因為沒有太多經驗,腦海裡還停留在10年前炒掉的舊款600跑車,又重又大。
其實RSV4 1100 FACTORY有那麼好彎向性能不難解釋,看看她的鋁合金車架及搖臂,還有市販車使用的頂級Ohlins前、後避震,與及賽車胎輪,這些硬件製造出來的穩定感及咬地力,我前之從未體驗過,給我很大信心。當我逐漸熟習戰車及賽道後,出彎打開油門時間越來越早,越來越兇。但是如果有機會檢視行車數據,編者肯定循跡系統在每次出彎都介入,幫手控制馬力,否則以自己的駕駛技術,是沒信心車子還在傾則就大開油門出彎。
其實Mugello賽道的大部份路段是上、落坡彎,看MotoGP直播是無法看到,其中一個彎道可以磨包4-5秒,這反映編者的車速不高,純粹是嘆彎,可是最難忘是全長1.4公里大直路,今年MotoGP又創出356.7km/h新記錄。雖然往上衝看不見T1彎道,可是非常刺激,還有在這條大直路可以徹底感受她的加速力有多利害,從最後的T15彎用2檔出彎後,一直衝到底可以用盡6檔。而她的5檔很大力,沒想到6檔同樣很強,不要忘記,她比一般超電多78cc。
那天共有四節試車,每節15分鐘,由於編者在前兩節試車無法適應大直路的超快車速,所以不敢開油。但適應以後,還有找到煞車點,才大膽地扭油加速,產生的推力對我來說無法形容,即使身體俯伏在風鏡後,但兩側與頭頂的風阻卻非常利害,風聲像轟炸機投下的巨型炸彈,手臂還要用盡力捉緊軑把才可以駕駛,還有首次體驗到高速煞車的俯衝感,雙臂必須撐緊軑把,與及上半身抵受強勁的風阻,現在想起都回味無窮。雖然車速很高,但車輛卻十分穩定,與及非常貼地向前衝,說不定碳纖定風翼正發揮下壓作用。另外還有防起頭電子系統,大油門加速都不容易起頭,這些科技確實了不起。
這是我第一次使用快速電子轉檔器,由於我的轉檔技巧不高,這對我來說簡直是神器,因為在賽車場操練,最困難是連續退3個或者4個檔位,如果減慢車速不對,補油與放開離合器時間不準,產生的引擎煞車(Engine Brake)使車尾兩邊擺,很恐佈與無法穩定地攻彎。雖然緩和引擎煞車(Engine Brake)的防鎖死離合器或滑動式離合器(Slipper Clutch)已普及,但如果有電子輔助當然更好。
怎樣也好,除了起步入1檔與停車入空檔,RSV4 1100 FACTORY都不需要使用離哈器,趾尖只要頂上或踏下,與及不用放開油門就可轉檔,轉檔聲清脆利落又準確,最利害是在高速大直路從6檔拖到2檔,車子保持高度穩定,因為電腦及節氣閥不動聲色地自動補油,緩和引擎煞車,讓我穩定地攻彎。編者也試過在大直路用傳統的手動轉檔,鬆開油門再扣下離合器,但是由於體力已下降,在高速握緊軑把下轉檔其實不容易,拜科技所賜,不僅減少轉檔動作,而且轉檔速度更快。
還有配備碳纖導風管散熱的煞車卡鉗及330mm大煞車碟,煞車手感非常美妙,在如此高速下減速,好像不費吹灰之力車子就減慢,對我來說又是另一番體驗。
說到現在,從頭到底把車子說得很容易開,某程度來說是沒錯,因為電子科技的確可以馴服一部超過200匹超跑,可是千萬不要輕視她們,當她們發惡起來,又或者無法駕馭,你是無法壓住她;此外,最困難是怎樣用成熟態度去運用強力馬力。總的黎講,雖然很多人說現在的車子電子科技過多,減少操控樂趣,可是對我來說是偉大發明,因為科技可以讓我好快適應大馬力超跑;另外,如果騎士本身有很好的技術,電子科技可讓你如處添翼。
rsv4 氣門 在 moto1h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 APRILIA RS660-600新力軍
http://moto-one.com.hk/Products.php?id=7133
APRILIA在3月23日於意大利Mugella賽車場,舉辦名為「APRILA ALL STARS」大型派對,而出席的車手可謂星光熠熠,本誌亦都好榮幸有份出席,但是有關呢個派對消息,本誌稍後再跟大家報導。其實在這個派對上,APRILIA展出幾部新車,當中最矚目是以概念車姿態出場的RS660大包圍,此車將於2020年推出,換句話說是一部達到歐5排放標準的跑車。
事實上,APRILIA RS660首次曝光時間是2018年底舉行的意大利米蘭車展,當她出現以後,在全球機車市場造成極大迴響,據香港代理講也接到大量查詢。
這是編者首次看到實物,感覺比在屏幕上好看多,不單止配色吸引,火辣辣的紅色引擎外殼充滿超跑味,還有一對稱A3(Aprilia Active Aerodynamics )碳纖定風翼,外型設計跟APRILIA的MotoGP戰車近乎一樣,簡直是完美組合。其實APRILIA RS660的設計,可以說是APRILIA旗艦Superbike-RSV4縮小版。
說回APRILIA RS660規格,配置一副660cc水冷直列2汽缸引擎,暫時知道馬力輸出105匹,濕重只有160kg,很輕。雖然RS660屬於600級Supersport,可是定位跟採用四汽缸的600大包圍不同,因為這類跑車屬於正宗跑車,馬力輸出及體型比較大,駕駛技術要求比較高;相反,馬力與車重比較小的RS660,偏向給新手進階,估計操控比一般的600大包圍輕鬆。就肉眼判斷,APRILIA RS660不止細小,而且纖巧,更適合亞洲騎士玩樂。
根據展出的APRILIA RS660來看,其他配置同樣高級,例如採用碳纖包圍,還有APRILIA拿手好戲—粗狀鋁合金雙翼樑式車架及鷗翼式鋁合金尾搖臂,而她的尾搖臂是接連在引擎外殼上,也就是用引擎充當車架的概念,配合單筒尾避震,好處讓車身更小及減磅。
其他裝備同樣高規格,例如Ohlins倒立前叉、高規格Brembo煞車卡鉗,還有跑車式短排氣管等等,至於將來推出的市販版跟概念車相差多遠?廠方會否推出兩或三個版本?暫時還是未知之數,而編者估計,APRILIA正在忙碌地調較車輛,細節最快要到今年底舉行的米蘭車展才有。
rsv4 氣門 在 Aprilia RSV4科普平反文 - 機車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首先要講解一下版本,RSV4是Aprilia在RSV 1000R 的接班人,在2009年開始,RSV4正式 ... B14 牽二手引擎大修,好像是氣門叫料有些沒叫到就拖了那麼久. ... <看更多>
rsv4 氣門 在 DK MOTO - 賀 小江哥終於有車騎啦~先來來看看他的病歷吧... 的推薦與評價
... 江江江江RSV4 年齡: 五歲病情: 汽門漏氣造成缸壓不足主治醫生: 陳累名(靠腰名) ... 忙亂中的小事件,RSV4 R 前避震保養感謝等待,維修車輛將會慢慢交付給車主的! ... <看更多>
rsv4 氣門 在 [問題] 排氣管前段的疑問v4買不到現成的前段- 看板SuperBike 的推薦與評價
小弟也算是個新手上路
請多指教
如題
自從入手重機後 沒事就會想看看改裝品
一開始最想換掉其中之一當然是排氣管
看著看著 忽然有些疑問
網路上許多文章說 如果可以排氣管前段有很深的奧義
長度也好 彎角也好都必須考慮到排氣量與回壓 「需要經過精密度計算」才不會造成汽缸
或氣門損毀抑或是 馬力下降等等...
甚至可能還有配合供油電腦!
只換後段的效果不如全段 心靈馬力也無發完全釋放
因爲以上原因我就沒有去尋找坊間定做前段的,
會希望找專業排氣管製造商製作的現成全段
心裡覺得可能比較可靠
總不希望換了車子反而毛病多多
因為我認識的排氣管廠牌也不多,就 arrow ,akrapovic,吉村...國外還有很多牌子就不
一一列舉
這時候疑問出現了V4的車子聲音明明就是浪漫
怎麼都沒看到有做對應v4的全段呢?
像是cb650 cb400 cb1000 許多並列四缸
或是 v雙缸就有做 vtr1000 非洲雙 ducati 1199
以上就有被設計(隨意列舉 當然還有很多)
V4 很邊緣嗎?
還是說有什麼瓶頸?
如果有瓶頸那原廠怎麼還能做出v4的市售車排氣管?
v4的車也是小眾市場 相對也是獨佔市場吧!
而且v4很棒啊 車寬比起並列還要瘦 中心也較接近身體 可能相對上維修比較困難 不過v
缸設計真的很棒啊!
求指點迷津 讓我放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1.184.22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uperBike/M.1536500955.A.1DE.html
※ 編輯: pikacho (61.231.184.228), 09/09/2018 21:55:24
※ 編輯: pikacho (61.231.184.228), 09/09/2018 22:47:03
聽說國外VFR800系列也賣的不差啊 Orz
靠腰!設計都有夠緊湊的為了裝一根螺絲 要拆在排氣管拆到前段去!吐血!
※ 編輯: pikacho (125.227.143.100), 09/12/2018 13:26:20
※ 編輯: pikacho (118.160.96.205), 09/20/2018 00:28:48
... <看更多>